
ICEY中文版是一款二次元畫風的動作戰鬥類手遊。遊戲技能炫酷清爽,劇情故事包含生命哲理,帶給玩傢不同的領悟。感興趣的玩傢千萬不要錯過,趕快下載試試吧!
遊戲簡介
《ICEY》(艾希)是一款2D橫版動作遊戲,跟隨旁白的指示,你將會通過ICEY的眼睛去看,去戰鬥並發掘在遊戲中世界的真相。但其實,這也根本不是一款2D橫版動作遊戲,你也不會通過ICEY的眼睛去看,你也不會去探尋這個世界的真相。
本質上說《ICEY》是一款Meta遊戲,玩傢需要通過對抗旁白的指示,思考何為遊戲、何為真相等等命題。在《ICEY》中,你扮演的是ICEY,而非“你自己”。當然你也可以扮演“你自己”,而非ICEY。這是一個包裹著動作遊戲外衣的陷阱。
現在,就是你發掘其真正故事的時刻。
ICEY,I SEE。
遊戲特色
1、精彩的2D橫版格鬥遊戲,炫酷的連招,溫馨的提示教程,讓你輕松上手遊戲;
2、玩傢扮演的是ICEY,或者也能說是你自己,你自身到底是誰,將由你自己決定;
3、快節奏的ACT加Meta的遊戲,能讓玩傢自由流暢的戰鬥,各種連招操作,等你來秀翻天。
獲獎榮耀
-Nominated, Tokyo Game Show 2016 電擊PlayStation Best Indie Games
-Official Selection, 2016 Gamescom Indie Arena Booth
-Most Promising Game 2nd Prize, Taipei Game Show 2016
-Official Selection, Casual Connect Asia 2016
-Official Selection, Reboot Develop Indie Award 2016
-Official Selection, IGF China 2015
-Best Technology Award, Indieplay 2015
-Official Score 9.5/10 & Editors’s Choice by PlayStationLifeStyle
玩傢評論
玩傢一
遊戲全成就通關瞭,真的是一款不錯的遊戲,很多人說沒搞明白劇情,沒弄清楚的可以去瞭解一下克蘇魯,然後把“主之名”打一下,應該可以理解清楚些。這個遊戲很有趣味性,但很註意初體驗,真的非常不建議看一遍網上的遊戲視頻再去遊玩,很影響體驗。然後也是有一些問題的,連招系統太單薄瞭,這麼幾個技能根本不夠用啊,而且遊戲難度也不高,如果官方會出續作的話,希望可以在遊戲難度上和操作上下下功夫。
玩傢二
考慮後決定認認真真寫一篇比較詳盡的評論,同時給一些對劇情不理解的人進行一定的科普。
遊戲我是全價買的,也的確值這個價,但是想省錢的話也可以等打折的時候再買,這遊戲似乎經常參與打折活動。
以下每項滿分為10分。
音效:10分
這裡的音效指的是BGM、人物配音和戰鬥音效。
BGM水平很高,與遊戲情景契合度強,能良好地烘托遊戲氛圍。
人物配音令人驚艷,音色都能很好地符合人物性格特點,配音效果很棒,情感豐富。
戰鬥音效生動而精彩,無可挑剔。
畫面:10分
關於遊戲畫風這一點,蘿卜青菜各有所愛,如果該遊戲的畫風不合一部分人的胃口,那也是沒辦法的事,但我個人認為該遊戲畫風還是極其符合大眾審美的。
至於畫工,絕對是相當強的。
戰鬥特效是出乎預料地炫但又不過分花哨。
遊戲場景和人物(怪物)立繪都挑不出毛病來。
一些特殊效果處理得也相當完美,如見到黃衣使者時的魔幻感、系統被重置時的扭曲感。
文案:9分
因為采用瞭一個系統這樣的設定,所以遊戲中涉及的文案大多是以程序語言的形式給出的,這種形式令人耳目一新,但是可能由於擔心玩傢會看不懂,所以部分“程序語言”被大幅度地向白話文方向改寫,導致一些文案看起來不倫不類,看似是程序語言的形式,實則卻是白話文而已,因此扣掉一分。
劇情:9分
(該項涉及大量劇透,建議通關後再閱讀)
這是很多人都會忽略或摸不著頭腦的一部分,但其實是遊戲的一大亮點。以下內容將在不完全點透、依然能留給玩傢思考與探索的空間的前提下,盡可能地將劇情清晰明瞭地列出來。
需要先說明遊戲中一個重要的概念,即“自我”,指得是擁有獨立思考的自我意識。劇情主線有兩種理解方式,分別對應兩種角度。
第一種角度:外界視角
上海幻刃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瞭I™系統,也就是艾希這個遊戲本體,該系統包含以下元素:
神選之子:艾希(前期就是玩傢自己,後期艾希產生瞭自我,於是該元素成為她自身)
引導者:旁白(旁白的設定令他以為自己是遊戲的開發人員,直到遊戲結尾才意識到自己的真實身份)
監視者:溫蒂(艾希身邊漂浮著的那個小傢夥,負責監視神選之子的行動,以及引導者有沒有偏離正確的引導方向)
操作者:???(負責在引導者產生自我並偏離引導方向後,刪除引導者的記憶,使他重回正軌)
劇情角色:所有的小怪和boss(遊戲劇情需要)
遊戲的根本目的是令神選之子艾希產生自我,事實上真結局中的確達成瞭這樣的目的,至於為什麼讓艾希產生自我,是為瞭“下一個計劃”,這一點遊戲中沒有透露,可能會出續作。
所謂外部視角,其實是以玩傢的角度來分析這款遊戲。
第二種角度:內部視角
1.猶大是教團的成員,他身患重病後,為瞭讓思想擺脫身體的桎梏,於是想出瞭將意識上傳到電腦中這一想法,但主教認為他這一想法太過瘋狂,不切實際,於是並不贊同。
2.猶大得到瞭死靈抄本的殘頁,從中窺到黃衣之主的真意,於是神選之子計劃誕生,猶大也成為瞭教皇。
3.在無數普通人中找到神選之子太過困難,所以猶大篡改瞭死靈抄本的殘頁,想借機實現自己的想法,以“獻祭”這一說法欺騙教團眾人拋棄肉體,將意識上傳到電腦中。並且試圖在電腦中創造神選之子。
4.教團眾人的意識在電腦中居住的城市叫做“彌城”,而容納這些虛擬城市和教團成員意識的系統,就是I™系統,也就是遊戲的本體。
(也就是說外部視角中由幻刃公司開發的系統,在內部視角中是猶大和教團成員開發的)
4.教會成員在該系統中的形象,其實是艾希擊殺的每一個小怪和boss,在猶大的命令下,它們都成為瞭塑造艾希自我的養分。和外部視角中遊戲的根本目的一樣,都是讓神選之子艾希產生自我。
5.事實上,猶大一直沒弄明白死靈抄本和黃衣之主的真意,所謂神選之子的計劃不過是一場鬧劇,通過其他人的自我提供養分並不能讓艾希產生自我,隻有當計算出主之名時,艾希才能擁有自我,否則隻能不斷經歷輪回(也就是根據旁白的指引走的主線)。
6.每一個教會成員對待猶大的做法的態度不同,有的人反抗但失敗瞭,從此失去瞭“自我”(暴食);有的人自願接受猶大的命令;有的人試圖吞食神選之子,取代她來產生自我(卡洛斯);也有人堅持自我,試圖阻止輪回(崔妮蒂和達哈爾交換瞭意識,想通過達哈爾強大的身體力量去阻止神選之子)。
7.遊戲開啟真結局是有條件的,其中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知道黃衣之主真正的名字。遊戲在不斷地輪回中一直計算著主的名字,不知道多少次輪回後終於計算成功,艾希也因此才產生瞭自我。
8.因為在內部視角中,I™系統是教團研發的,因此監視者和引導者(也就是旁白)其實都是教團安排好的,而操作者其實是玩傢自己。教團讓玩傢把I™系統當做一款遊戲,從而不斷操作該系統,幫助艾希產生自我;同時讓旁白把自己當成遊戲開發者,進而引導玩傢。遊戲真結局打通後有一段對話,對話的署名是“我”和“你”,其實“我”指的是監視者溫蒂,“你”指的就是玩傢,這是監視者和操作者的對話。
9.所謂內部視角,其實玩傢自己就是劇情中的人物,正如遊戲簡介中所說,在遊戲中,你扮演的是“ICEY”,而非你自己,你也可以扮演你自己,而非“ICEY”,它讓你思考何為遊戲,何為真相。
以上所有劇情解析都可以從遊戲加載時的文字中分析得到,劇情隻給9分是因為雖然很燒腦但並不精彩,而且太繞瞭,雖然我分條寫瞭這麼多,依然不確定其他人究竟能否理解,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回復裡問我。
劇情的兩大亮點,第一是設計得十分精妙,第二點是將制作者的很多想法與感受融入到遊戲中,甚至將植入廣告都融入在瞭遊戲劇情裡,十分有創新意識。
操作:10分
招式雖然復雜而且眼花繚亂,但因為豐富的按鍵配合方式,讓玩傢有非常良好的戰鬥體驗,你根本不需要記清楚每種配合,隻要記住幾個最好用而且常用的就行瞭,其他的就算是一通瞎點,打出來也很帥。
玩法:10分
該遊戲的三大玩法,打怪、找彩蛋、調戲旁白。個人感覺旁白的性格有點過於暴躁瞭,憤怒的時候還挺吵的,就不能放一個軟萌一點的少年嗎,這樣欺負起來還有快感(不是)。
當然,整體來說還是超級好玩的,玩法新穎獨特,值得推薦。
立意:10分
(該項涉及輕微劇透)
遊戲立意圍繞“自我”展開。遊戲中對自我意識的探索與反思達到瞭一定的哲學高度。
“如果說追求自我是個螺旋深入的過程,那麼產生自我呢?
是不斷的否定與循環?
也正因如此,無論如何選擇都毫無意義。”
這是遊戲中的文案,對於一個沒有自我意識的人來說,如何才能產生自我意識,是不斷反復地進行自我否定嗎?如果是這樣的話,即便產生瞭自我,又將自我否認,那麼產生自我又有什麼意義?這一問題著實發人深省。
除自我外,關於輪回,關於永恒,關於信仰,遊戲都有獨特且有思考價值的定義與反思。因此,遊戲的立意其實已經達到瞭一個難以觸及的高度。
整體評價
遊戲體驗+9分
支持國產遊戲的國際化+1分
綜合得分:10分
版本更新
版本 1.1.0 (18)
更新日語配音以及日語字幕